从9月22日起,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之一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中国首演的第一站在广州拉开帷幕。《剧院魅影》此次来华巡演共104场,其中广州就排了整整40场,这样的演出体量对于音乐剧市场并不繁荣的广州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剧院魅影》2013年于上海的演出取得了98%的高上座率,但对于广州来说,很多人心里没底。截至10月6日,广州演出的盛况让主办方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对国内音乐剧市场有了信心,从9月22日至今半个月的时间内,《剧院魅影》此次在广州大剧院的演出票房已经超过3000万元,上座率平均达九成以上。
首日票房超百万
话题刷爆朋友圈
9月22日下午6时左右,广州大剧院门口挤满了观众,首演当日盛况空前,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经久不息,演员们三次返场致谢。据悉,《剧院魅影》广州开票当日票房就超过了100万元,这对于广州的音乐剧演出市场来说几乎是个奇迹。“在此之前,我们没有一部剧能取得这样的票房纪录。”广州大剧院票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一开始确定40个场次的时候,我担心广州观众是不是‘消化’得了,但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主办方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李真说。
此次的《剧院魅影》广州巡演缘何能票房火爆?对娱乐演出产业有多年营销经验的前媒体人泊明坦言,自己6岁的女儿听不懂英文,却真正觉得“戏好看”。在全场2小时40分钟的演出共有22次场景转换,其中一场景甚至用到了250公斤的干冰机制造烟幕效果。为了保证这些复杂场景的完美呈现,后台共有5台计算机做总控调度。为实现舞台效果,机械舞台上共设置有150个暗门。如此大手笔的精良制作,着实令很多羊城观众大开眼界。
富有张力的戏剧结构、诡异的情节、悬疑的效果,《剧院魅影》准确地调动了广州观众的欣赏口味。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模式也不容小觑。开场前在剧院外拍照、中场休息时在场内拍照、演出时对着舞台上拍照的观众很多,“魅影”的话题也连续半个月刷遍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
上座率超过九成
未来市场潜力大
《剧院魅影》是近年广州少有的引进品牌大剧。引进并运营此次《剧院魅影》巡演的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元表示,引进《剧院魅影》这样的国际剧作,一方面是将国际最好的音乐剧作品带给国内观众,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剧院魅影》这样的音乐剧经典品牌,培育国内音乐剧的观众市场。
近年来,广州演出市场先后迎来《猫》《音乐之声》《巴黎圣母院》《妈妈咪呀!》等多部经典音乐剧的英文版或中文版,其中《巴黎圣母院》《妈妈咪呀!》中文版都进行了第两轮重演,后者的演出场次更达到了48场。但《剧院魅影》可谓是最为火爆的一次,仅广州方支付给版权方的演出费就达千万元,再加上该剧长达三周的装台时间必须占用剧场,演职人员的差旅费、吃住行等等,数目就更加惊人。
高昂成本存在极大的市场风险。此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两度登陆广州,第一轮赔本,第二轮仅仅收回了成本。此前《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广州的第一轮32场达到七八成的上座率,而这次超过九成的上座率,毫无疑问让演出方看到了广州高雅演出市场的潜力。
田元认为,像《剧院魅影》这种世界级经典的音乐剧,最终目标是做中文版,但目前国内还缺乏能出演该剧的演员。“目前,我们仍需要引进一些世界级的音乐剧以培养国内市场,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由于国内音乐剧市场目前仍不成熟,引进剧目往往拉不到赞助,田元呼吁更多的投资人,投身到音乐剧行业共同开拓这一市场。“不是说一个人看了《剧院魅影》,就成了有文化消费的人,他可以平时去看场电影,去看场话剧,听场音乐会,甚至跟孩子去看一场亲子戏剧。希望能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走进剧场,让文化消费成为广州人的日常消费习惯。”田元说。 |